總結(jié)了一下,,有以下幾個習慣可以讓練琴更加輕松。
?
習慣一:
彈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動作,。
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類似于跑步,、游泳前的準備運動,,能使你更快地進入彈琴狀態(tài)。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
習慣二:
堅持每天彈一段哈農(nóng),。
只要你開始彈哈農(nóng)了,就堅持每天彈一段,。這樣,,即使每天沒太多時間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于退得太厲害。對初學(xué)者來說,,每天彈哈農(nóng)更能保持穩(wěn)定的進步,。
習慣三:
尤慢至快。
慢練的好處實在太多,,我就不說了,。總之,,慢練就是王道,。
習慣四:
第一遍彈就重視譜子上的每一個符號。
許多人第一遍彈都會忽略譜上的表情記號,,然后在彈熟后改,,其實在第一遍彈時就注意表情符號更能加深對曲子的理解。
習慣五:
彈琴時備一支鉛筆,。
很多時候譜子上并沒有詳細的指法,、強弱指示,這時候,,就需要用筆來把我們自己認為合適的指法,、強弱等記號標上去。記住要用鉛筆,,不然寫錯很難改哦!
習慣六:
沒彈熟一首曲子前少聽錄音,。
錄音只不過是一個參考,沒彈熟就聽錄音往往會導(dǎo)致我們?nèi)ツ7落浺?,從而盲目追求速度,,并失去自己對曲子的理解?/p>
習慣七:
學(xué)會分段練習,單獨揪錯,。
不要每次都從頭彈到底,,第一遍彈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一段以后再練下一段,。一旦發(fā)現(xiàn)哪里有錯誤,要單獨把錯誤的地方挑出來改正,。分段練習也更有利于曲子的整體把握,。
習慣八:
盡量保持良好的手型。
不論彈什么曲子,,不論用什么速度彈,,盡量保持良好的手型。也許有人會說:速度上去了,,手型就沒法保證了,。其實不然,能在高速彈奏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檢驗基本功是否扎實的標準之一。
PS:在你沒有達到大師級水平前,,不要問為什么錄象里鋼琴家的手型,、觸鍵并不符合要求。
習慣九:
彈與自己水平相近的曲子,。
很多人喜歡彈超出自己水平很多的曲子,,這樣做其實是有害而無益的。曲子超出自己水平很多,,你就很難保證自己技術(shù)處理上的準確性,,甚至會有大量的錯音。而且以后即使有水平彈奏這曲子了,,也很難改回來,。(我血的教訓(xùn))
習慣十:
學(xué)會背譜。
很多好老師都會要求學(xué)生有目的的背譜,。這并不僅僅是在鍛煉你背譜的能力,,而是要你有更多的保留曲目。這樣既能提升對曲子的理解,,也可以偶爾在人前“秀”一下,。
習慣十一:
明確每天練琴的目標,不要同時練很多曲子,。
和學(xué)習工作一樣,,練琴也需要有目標。比如確定今天要練熟曲子的某一段,,或者要把某首曲子背出來等等,。不要盲目地同時練很多曲子,囫圇吞棗式的練習會使你感到進展緩慢,。相比之下集中突擊一到兩首曲子效果會好很多,。
習慣十二:
嚴謹至上,切忌得過且過,。
彈琴不嚴謹可以說是業(yè)余彈琴者的通病,。彈琴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難點,這時千萬不能有得過且過的心理,,每啃下來一個難點,,水平就上個臺階。
習慣十三:
經(jīng)常使用節(jié)拍器,。
雖然曲子的節(jié)奏是活的,,但在曲子的框架沒成型之前,多用節(jié)拍器,。節(jié)拍器控制節(jié)奏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在彈奏練習曲時,,可以靠節(jié)拍器實現(xiàn)逐漸提速。
習慣十四:
經(jīng)常返工以前彈過的曲子,。
所謂“溫顧而知新”,,我已經(jīng)彈過的曲子并不代表我已經(jīng)真正掌握它。許多樂曲理解,、技術(shù)處理上的要點第一次彈完曲子時并不一定會理解,,都需要在水平更進一步后,靠返工來鞏固,、認識,。
習慣十五:
避免超負荷的練習。
今天就看到一個“彈琴彈到手疼”的帖子,,或許是練習方法上的問題,,但超符合練習也會導(dǎo)致手疼。雖然苦練,、多練的確有利于技術(shù)的進步,,不過也要有個度,彈的過多也會傷手,,反而不利于進步,。
習慣十六:
學(xué)會保護雙手。
很多同胞都喜歡打籃球,、攀巖等等戶外體育運動,,其實這是很容易傷到手的。輕則韌帶拉傷,,重則骨折,,這對我們彈琴者來說是致命傷。許多女孩子都喜歡留長指甲,,這也是彈琴的大忌,。
最后總結(jié)一些關(guān)鍵字做為中心:嚴謹、扎實,、堅持,、合理、適度,、動腦恒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