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學者在買單反或者微單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這2個問題:
買相機主要看哪些參數(shù),?
相機的鏡頭越長越好嗎?
第一個問題“買相機主要看哪些參數(shù),?”的解答
這個問題其實比較泛泛,,因為除了相機本身的參數(shù)很多之外,,相機還需要搭配鏡頭才能成像,所以不僅要關(guān)注相機的參數(shù),,還要關(guān)注鏡頭的參數(shù),。
相機需要關(guān)注的參數(shù)是:對焦系統(tǒng)、感光元件面積,、像素,、圖像處理器、連拍速度(最大可連拍張數(shù)),、感光度,。
鏡頭常見的參數(shù)是:焦距、光圈,、是否帶防抖,。
在第一個問題里,我們先講解相機的6個常見參數(shù),,而把鏡頭的3個參數(shù)講解放到第二個問題的解答里去。
?
?
1,、對焦系統(tǒng),,單 反相機主要采用的是相位差對焦,最直觀的就是對焦點的多少,,而最關(guān)鍵的要看對焦點的覆蓋面積和精度,,例如十字和雙十字對焦點的數(shù)量和布局等。另外,,對焦系 統(tǒng)中還有一個關(guān)鍵參數(shù)叫“對應(yīng)光圈”,,例如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描述中央對焦點的一句話是“中央為對應(yīng)f/2.8的雙十字型自動對焦”,這句話可解釋為:當使用 f/2.8及其以上光圈時,,相機中央點對焦點會啟動雙十字感應(yīng),;當使用小于f/2.8的光圈時,中央點則只會使用單十字線性感應(yīng),。
?
2,、感光元件面積,傳感器面積大,,單位像素在相同時間所采集的信息量就大,,成像質(zhì)量自然就會比面積較小的傳感器好,當然這是在絕對的情況下而言,,實際能夠影響畫質(zhì)的因素很多很多,,不僅僅是這一個條件。
?
3,、像素,,關(guān) 于高像素無用論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過,,從前年尼康的3600萬像素的D800開始,到一個月前佳能剛剛發(fā)布的5000萬像素的5DS,,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的 攝影圈高手辯論風暴,,所以小吳只能說的簡單一點,像素和您準備要沖洗相片的尺寸有關(guān)系,,也就是一款相機的最高像素等于它所拍攝最大尺寸圖片分辨率的長× 寬,。比如索尼全幅無反A7,它擁有2430萬有效像素,,所以它能拍攝的最大尺寸照片分辨率為6000×4000,。當像素越高,可裁切的余量也就越大,,當壓 縮到我們??吹恼掌叽鐣r,畫質(zhì)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更好,。但是像素越高,,對相機的圖像處理器、高感,、后期時電腦的配置等,,都會有較高的要求。
4,、圖像處理器,,這 個就好比人的大腦,電腦的CPU一樣,,所有的指令都需要它來發(fā)出和接受,。最常見的有佳能DIGIC系列、尼康EXPEED系列,、富士X系列等,,一款相機可 以將光信號轉(zhuǎn)換成數(shù)碼照片主要就是靠它,相機在工作時的一切運算,、操作指令,,全部是由它來負責。圖像處理器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畫質(zhì)的好壞,,特別是 直出JPG格式的照片,,以及高感及機內(nèi)降噪的表現(xiàn)。新發(fā)布的新款相機基本上都會升級圖像處理器,,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買新不買舊,新的處理器肯定在成像算 法,、圖像優(yōu)化上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也會加入一些機內(nèi)后期優(yōu)化圖像的新功能,。
?
5、連拍速度,, 當然是越快越好,,但是對于連拍參數(shù)要格外注意,比如一款相機宣稱連拍速度可達到7張/秒,,而后面一行小字寫著:RAW格式約15張(約16張),、 RAW JPEG:約8張。也就是說,,如果選用RAW格式,,連拍僅支持拍攝時間大約2秒鐘多一點(因為7張每秒,拍了2秒,,就已經(jīng)14張了,,而這款相機對 RAW格式最大存儲是15張),之后相機就不能連拍了,,會進入存儲狀態(tài),。所以這樣的高速連拍,還有什么意義呢,。在查看連拍參數(shù)時,,一定要注意不同格式的連 拍存儲張數(shù)。例如奧林巴斯旗艦無反相機E-M1就是玩這個文字游戲,,它的連拍速度宣稱可達到11張每秒,,存儲數(shù)量也達到了旗艦級的41張,,可這是建立在單 次對焦的情況下,,當開啟連續(xù)對焦,它的連拍速度就迅速降到了約6.5張每秒,。
6,、感光度, 實際上就是衡量相機感光能力高低的一個參數(shù),。感光度高,,相機的感光能力就越強,反之亦然,。在膠片時代,,感光能力的高低完全取決于膠片,膠片相機本身并沒有 感光度這一參數(shù),,到了數(shù)碼相機時代,,在把光信號轉(zhuǎn)換為電信號的處理過程中,少不了信號的放大過程,,而數(shù)碼單反的感光度,,就體現(xiàn)在這個信號放大的過程中,,所 以,數(shù)碼相機的感光度設(shè)置越高,,電子信號放大的倍數(shù)越大,,這樣體現(xiàn)在圖片上就亮度增加了。
看到這兒您可能有些暈,,這么多參數(shù)啊,,其實不難的,主要還是和自己的拍攝需求掛鉤最好,,拍攝運動題材的影友要更關(guān)注相機的連拍和對焦系統(tǒng),;拍攝風光大片的影友則要更傾向于像素和畫幅尺寸。
第二個問題“相機的鏡頭越長越好嗎,?”的解答
這個問題的正確表達可能是這樣的:相機鏡頭的焦距是不是越長越好,?
或者是這樣的:鏡頭是不是拍的越遠越好?
我還是先給大家解釋鏡頭的3個常用參數(shù)吧,。
1,、焦距,焦距數(shù)值越大,,視角越小,,適于拍攝遠距離景物;反之,,焦距數(shù)值越小,,視角越大,適于拍攝寬廣的場面,。例如富士18-135鏡頭,,在18mm的時候,數(shù)值小,,所以視角就大,,能拍攝寬廣的的場面;而在135mm的時候,,數(shù)值大,,所以視角小,但能夠拍攝比較遠距離的一些景物,。
?
看了鏡頭參數(shù)焦距的解釋之后,,第二個問題“越長越好嗎?”,,答案已經(jīng)呼之欲出,,并不是焦距越長越好,正確的說法是焦距越長,,就能拍到越遠的物體,。
2,、光圈,鏡 頭上光圈的標示一般是最大光圈,,比如上面講到的富士18-135,,最大光圈一般是3.5-5.6,組合起來的標示就是富士 XF18-135 F3.5-5.6,,在F前面是焦距,,F(xiàn)后面就是最大光圈的意思。最大光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shù),,一般定焦鏡頭可以達到f/1.8,、f/1.4的較大光圈。 頂級變焦頭一般為恒定f/2.8,,常用中價位的變焦頭則為浮動光圈,,比如富士 XF18-135 F3.5-5.6,這實際是說,,在18mm端最大光圈為f/3.5,,在135mm端最大光圈為f/5.6。大光圈會帶來較大的進光量,,景深更淺更虛化,。
3、是否帶防抖,, 一般廣角鏡頭和部分中焦鏡頭是沒有必要帶防抖的,,長焦鏡頭都會帶防抖,新款的鏡頭防抖級別也越來越高,,比如佳能剛剛出的新款100-400 II大白兔長焦鏡頭,,可以達到4級防抖了。而防抖標示各家不同,,常見的佳能的防抖標示是IS,,尼康的防抖標示是VR,,索尼的防抖標示是OSS,,富士的防抖 標示是OIS。
鏡頭除了上面的3個常見參數(shù)之外,,鏡頭的光學素質(zhì)也很重要,,這里就不深入探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