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者圖省事,短期要求賺大錢的心理是 騙子喜歡的對象,你的什么他都包,服務一條龍呀!你開心的合不攏嘴,他也很開心呀,然后死命在廣告上面夸大事實,夸大廣告"投一萬,一年收回100萬!" "神奇一天掙2萬";打"高科技",、"進口",、"新品種"幌子;夸大公司名頭,宣傳是來自日本,、韓國,、法國香港等注明國際品牌.誘人的利潤,動人的承諾,一切看上去像是上天安排給自己的賺錢機會,于是在發(fā)熱大腦的驅使下,眾多創(chuàng)業(yè)者會不由自主掉進加盟或所謂連鎖的圈套!
二,、樣子貨
樣板店是高檔加盟商看重的地方,也是讓你大筆一揮的關鍵之舉,他們提供的樣板店只是為了推廣加盟而特意做的,這些樣板店裝修高檔,、產品豐富,、生意火爆,孰不知都是這些騙子提前安排好的或者是有部分加盟商為了利益跟總部勾結起來騙打算開店的人,當然這些加盟商也會或多或少的得到一些好處.
三,、合同等同一紙空文
合同是制約這一切的重要證據,但你就偏偏不仔細看,即使看了也不出里面的貓膩這就是你的心理,恕不知騙子也是這樣的,在合同上故作文章,讓不懂得法律知識的人難識別.只要你簽了,就等于掉到了陷阱里面.之前承諾的員工培訓、宣傳營銷策略以及后期支持都不復存在.等加盟商發(fā)現(xiàn)問題,拿出合同時會發(fā)現(xiàn),里面沒有一條能幫的上你,而你想去告他也100%會輸.
騙子們的欺騙技術和手段不是一成不變的,實施的招數(shù)也絕不止上述這些,因為他們的騙術也會與時俱進.想要避開這些陷阱,把風險和損失降低,一定要注意以下幾種方法.
1.學會認臉,不認牌子
大多數(shù)騙子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往往同一批人會在不同的辦公地點,、不同的展會,、不同的場合重起爐灶,再次做起騙人的生意.所以加盟商不能只記得自己打 聽過的品牌,還應該記住那些推銷人員的面孔和聲音.如果你在不同的地點看到的是同一批人,或者是你打不同品牌的電話,聽到的是同樣的聲音,那就要警惕 起來.這有極大的可能是騙子們的原有局暴露,沒辦法再繼續(xù)干下去了,所以就只能換個馬甲繼續(xù)行騙.當你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時,千萬不要輕信他們關于"跳槽"或 者"代理多個品牌"的解釋.及早脫身才是正道.
2.注重權威,避免輕信
這里所說的"權威"不是在廣告里自稱的"通過質檢部門認證",或者是某家網站公布的排行榜,也不要相信某位自稱專家所作的推薦,更不要相信打著"著名大學",、"某研究所"旗號的幌子.而應該利用和這些廠家沒有直接利害關系,又真正是權威機關的消息.
例如有些地方的政府網站每隔一段時間,會公布一些注冊的企業(yè)的名單.在這其中尋找自己需要的項目,比聽信推銷人員口若懸河的夸耀更實在.同樣,與其相信一些專家的推薦,不如去聽自己信任的某一專業(yè)的朋友的意見.因為大多數(shù)時候,專業(yè)比權威更可信.
3.多管齊下,妙用資源
在你看中一個加盟項目以后,為了防止被騙,一定要充分利用資源來調查項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或者僅是一個皮包公司.調查要分為調查總店和調查項目兩個方面進行.
調查總店時,可以要求企業(yè)給你看營業(yè)執(zhí)照,你還可以記錄下營業(yè)執(zhí)照上面的編號,到工商部門查證是否屬實.不管總店是在異地還是在本地,應該盡量抽時間去 實地走訪一下,看看公司的規(guī)模和員工的工作情況.而如果有辦法找到公司所在地的租房中介,詢問一下該公司已經辦公了多久,而租房的期限是到哪年為止.這些 瑣碎的資訊都會讓創(chuàng)業(yè)者心中有數(shù).
調查項目時,不可以輕信企業(yè)的網站上掛出來的那些加盟商的評語,也不要相信總店提供的資料.找一家已經經營了一段時間的加盟商,蹲守觀察每天 的客流及主要消費群,必要時還可以詢問消費者對商品的意見.拿著你親自調查的數(shù)據資料,再和總店提供給你的資料作個對比,這樣就會得出一個比較中肯的數(shù) 據.之后,再根據你想要開店的地點和人流情況進行推測,方能得出一份適用于你創(chuàng)業(yè)的可行性報告.
4.有疑必問,不怕麻煩
創(chuàng)業(yè)者用自己的大部分積蓄為自己的未來做生意.所以一定不能怕麻煩,也不能覺得自己不擅長做生意或和人打交道,就放棄為自己的加 盟項目多作一些努力.當你對項目有任何的疑惑或者懷疑,都一定要弄個明白.不要怕麻煩,因為開始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在實際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中減少麻煩.
同時也應該留存一個一個心眼,將對方給自己的資料都保留下來,一些原始文件也盡量影印留底.萬一將來出現(xiàn)問題,這些資料就會成為對方不履約的證據.如果你還對這個項目有任何的疑惑,就不要輕易參與.否則將來后悔了,只能怪自己心急.